時間:2017-08-30 14:36來源:藍天飛行翻譯公司 作者:民航翻譯 點擊:次
To view this page ensure that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0.124 or greater is installed. 為了研究方便首先進行了概念的研究,辨析了飛行之間的間隔、飛機之間的碰撞危險沖突的概念以及我國民航總局有關(guān)方面的規(guī)定,將飛機在空中的危險沖突劃分為兩個等級。
針對飛機之間的間隔標準建立碰撞危險模型,這一部分的初期工作主要是對Reich碰撞危險模型進行理解和推導(dǎo),并將總碰撞危險分為對側(cè)向、縱向、垂直方向三個方向的安全評估。對碰撞危險評估算式的特點進行分析(主要是各參量的不確定性),對建立在隨機理論基礎(chǔ)上的Monte Carlo方法進行研究,形成了對碰撞危險進行分析的框架方法。
對側(cè)向、縱向、垂直方向的碰撞危險評估算式進行了發(fā)展,對其中的各參量進行分析,采取外國一些區(qū)域的雷達數(shù)據(jù)并用Matlab工具進行仿真,并對一些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和插值處理,以使計算出來的碰撞危險結(jié)果更為合理。
對總碰撞危險及安全目標等級TLS進行了研究,指出碰撞危險的計算應(yīng)當分區(qū)域?qū)Υ;利用碰撞危險評估算式對最小間隔標準進行了初步的計算,以供空域規(guī)劃人員作為參考。
本篇進行的研究工作僅僅局限在間隔標準對空域碰撞危險的影響上,而實際上,影響空域安全的因素很多,比如人為因素、天氣因素、尾流以及ATC部門的疏忽等等,這些在碰撞危險評估算式中都沒得到體現(xiàn)。研究過程中所需要的數(shù)據(jù)只有借鑒國外的一些雷達數(shù)據(jù)。
本篇在研究側(cè)向和垂直方向上的碰撞危險評估算式中的參量取值時,對于某些參量的取值和服從的分布借鑒了國外一些專家對大量數(shù)據(jù)的研究結(jié)論,沒有通過對實際數(shù)據(jù)進行研究來驗證,這些取值的方法也許并不適合于我國今后的空域安全評估工作。另外,本篇沒有針對航空器導(dǎo)航性能對飛行偏差的影響進行研究,如果有這方面的數(shù)據(jù),將會更有利于分析重疊概率等參量。
本篇的仿真計算都是在Matlab 5.3版本下進行的。因為Matlab主要適用于科研,其內(nèi)部運行的算法較少考慮了計算的實時性,進行100次循環(huán)要等很久,并且仿真結(jié)果不能生成脫離Matlab平臺獨立工作的應(yīng)用程序,鑒于此,建議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別的更好的軟件平臺來進行。
參考文獻(第一篇)
[1] 浙江大學(xué),盛驟、謝式千、潘承毅!陡怕收撆c數(shù)理統(tǒng)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
[2] 吳天濱,《概率論與數(shù)理統(tǒng)計》,山東教育出版社
[3] 國際民航組織,空中規(guī)則與空中交通服務(wù),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2000年1月20日
[4]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空中規(guī)則與空中交通服務(wù)》,1999年7月5日
[5] 宣家祿,《機載電子設(shè)備》,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xué)院
[6] 劉龍泉,《飛行組織與實施》,中國民航學(xué)院
[7] 程衛(wèi)國、馮峰、姚東、徐昕,《MATLAB5.3應(yīng)用程序》,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年3月
[8] 陳福生、張紹海,《領(lǐng)航學(xué)》,中國民航學(xué)院
[9] 趙洪元,《違反飛機縱向間隔概率模型的研究》,北方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1998年第3期
[10] Lyle D.Filkins、Joseph W. Little,“Study of aircraft separation criteria”,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November 1964,AD 700 304
[11] Frank V. Giallanza、Charles P. Giallanza、James C. Brown,“Potential conflict prediction and associated functions for oceanic air traffic control automation”,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3,AD 767 453
[12] Mahardi Sadono,“Airline fight scheduling using linear programming”,Department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Faculty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ndung,Bandung,Indonesia,F(xiàn)ebruary 1994,PB95-242640
[13] Russell A. Palelli、Heinz Erzberger,“Conflict Probability Estimation for Free Flight”,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 and Dynamics,Vol.20,No.3,May-June.1997
[14] Bernhart V. Dinerman,“Evaluation of Area Navigation In The Northeast Corridor”,F(xiàn)AA National Aviation Facilities Experimental Center,Atlantic City,New Jersey,Project No.330-013-01X,Report No.NA-70-3
參考文獻(第二篇)
[1] 空氣動力學(xué)基礎(chǔ) 徐華舫著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1982年5月出版
[2]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空中規(guī)則與空中交通服務(wù) 中國民航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出版 2000年1月20日
[3] 空中交通服務(wù)計劃手冊(ICAO9426-AN/924文件) 中國民航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出版 1999年9月9日
[4] 飛機性能數(shù)據(jù)手冊 中國民航總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出版 2000年1月
[5] MATLAB 使用教程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
上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