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9-09 16:53來源:未知 作者:航空
在以客艙為課堂的帶教過程中,劉倩倩重視徒弟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也注重傳遞“換位思考”的服務溫度。 在一次帶教航班上,一位旅客焦急地尋找遺失的耳機,劉倩倩一邊安撫旅客情緒,一邊幫旅客回憶耳機可能丟失的場景,最終她帶著徒弟在回收的餐車中逐個翻找,在旅客的餐盤中找到了耳機。“那一刻,我不僅看到了旅客的笑容,也看到了徒弟眼中的恍然大悟。”劉倩倩說,通過這件事,徒弟也明白了,乘務工作要有“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精神,要“急旅客所急,想旅客所想”。 航班延誤時的應急處置,也是劉倩倩帶教的實踐課堂。有一次遇到航路管制,劉倩倩第一時間向旅客清晰解釋延誤原因,安排乘務員分發(fā)飲水和小食,并認真回應旅客疑問。起初,她的徒弟面對旅客有些膽怯,不敢上前溝通,劉倩倩不斷鼓勵徒弟樹立信心,上前與旅客溝通安撫。“這樣的經歷,對新乘務員來說是很好的鍛煉和成長機會。” “我的教員雖然工作時很嚴厲,但生活中她卻像姐姐一樣關心我。得知我第一次單獨飛行緊張時,她特意發(fā)來鼓勵信息。”丁琳軒說,后來遇到工作困惑,總會第一時間找她求助,而劉倩倩總能及時回復、耐心解答。“教員用她的專業(yè)和關懷,讓我從一個懵懂的新人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乘務員。”丁琳軒的話語里滿是感激。 對劉倩倩來說,帶教不僅是傳授技能,更是分享一種信念。“在萬米高空,我們是旅客的守護者,我希望她們記住,無論遇到什么情況,都要保持從容與專業(yè)。” 這個教師節(jié),像張小超、沈佳偉、劉倩倩這樣的東航教員,依舊奔赴在不同崗位的帶教之路上,把熱愛與責任,傳遞給更多年輕的空勤人員。(文/宋夢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