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民用航空網訊(通訊員李錫陽、宋曉龍)為繼續(xù)深入貫徹落實民航“強三基”建設,努力實現“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xié)同”的“四強空管”目標,充分將實際工作的經驗心得和創(chuàng)新理念充分展現出來,打造學習型組織,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2022年12月16日上午9時,管制運行部首次通過線上評比的形式開展了本年度“安康杯”專業(yè)技術論文競賽。分局陳張海副局長和管制運行部領導全程在線聆聽指導,并擔當本次比賽的評委。這場一年一度的技術論文評比競賽旨在通過對參賽者寫作和演講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和展示,促進一線管制員主動學習、注重思考、勤于鉆研、持續(xù)提升。
管制運行部從3個科室提交的總共32篇專業(yè)技術論文中,經過初評篩選出了10篇優(yōu)秀論文,組成了本次論文現場評比競賽的參賽陣容。每一位選手從空管實際工作出發(fā),緊緊圍繞空管運行安全,刻苦鉆研,充分挖掘工作中的經驗和工作心得,探索業(yè)務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演講。
本次參與現場評比的論文中,有基于實際工作,梳理、推敲運行難點的,比如王曉悅的《杭州蕭山機場管制員夜班疲勞的成因分析與預防》、張東海的《淺談障礙物相關通告的拍發(fā)》和趙遠的《雷達引導的數學計算方法》;也有立足現狀,探求深層次改進的,比如傅志林的《后疫情時代的挑戰(zhàn)與應對》、酈文奇的《浙江空管安全文化之我見》以及徐廣福的《基于新冠疫情影響下杭州進近見習管制員放單工作的分析研究》;也有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探索新理念、新技術應用的,比如錢江的《大數據在空管運行安全方面應用的思考》和宋楠的《在空管人才數據管理中引入數字畫像的探析》;還有打破固有思維,勇于探索革新的,如梁凱的《探討米英制轉換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管制運行部副主任劉志強此次以選手身份參賽,通過《對航班短時延誤治理實踐的探索》一文,通過深入分析現狀,針對當前航班運行特點提出了優(yōu)化短時延誤治理的科學舉措。各位選手通過生動的語言,典型的案例,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經驗和心得,結合精心準備的PPT等圖文輔助手段,將自己的思想、理念和主旨準確、生動地傳達給線上每一位評委與觀眾。通過一番角逐,最終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以及三等獎6名。
本次線上管制技術論文競賽的成功開展,既是適應了當下疫情防控形勢的靈活創(chuàng)新舉措,也是管制業(yè)務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的集中體現,更是激發(fā)管制員業(yè)務鉆研熱情的有效手段。陳張海副局長全程觀賽,為每一位選手演講的可圈可點之處仔細一一做了筆記,并在賽后對每位選手的論文內容進行了深刻點評。陳副局長表示,本次比賽的論文內容緊扣工作實際,充分發(fā)揮了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激發(fā)了思維碰撞,尤其是針對當下疫情防控形勢結合實際運行的深入思考、空管運行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邏輯探索以及對管理和安全文化的見解都為一線管理者提供了工作思路和啟發(fā),需要認真思考后續(xù)的工作計劃,以應對后疫情時代疊加行業(yè)復蘇的雙重挑戰(zhàn)。陳副局長指出,要繼續(xù)做好正向引導工作,鼓勵更多青年參與到業(yè)務建設中來,著力構建適合自身的企業(yè)文化,進一步增加凝聚力,有效提升空管運行服務品質,推進空管的高質量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