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11 10:05來源:中國航空網 作者:航空網
|
本網訊(黑龍江機場集團:仇建、周彤報道)今年一季度,哈爾濱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3.1萬架次,同比增長13.0%;完成旅客吞吐量412.8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完成貨運吞吐量2.9萬噸,同比增長3.9%。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第20位,在東北四大機場中旅客吞吐量和增速均位列第一。 完善基礎設施,加快互聯互通。隨著“一帶一路”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推進,依托毗鄰俄羅斯的地緣優勢和東北亞經貿大通道地位,黑龍江機場集團精心謀劃,暢通網絡,全力打造對俄遠東門戶機場和國際航空樞紐。 一季度增速居東北之首 新航空港呼之欲出 跑道上飛機頻繁起降,候機大廳里人頭攢動。 黑龍江機場集團市場營銷部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旅客量激增主要是受冰雪旅游旺季來哈游客帶動明顯。1、2月份是黑龍江省旅游旺季,非本省游客比例占主導。其中1月份哈爾濱機場國內出港本省旅客(持本省身份證旅客)僅占全部出港旅客的42.5%,非本省旅客(非持本省身份證旅客)達到55.2%,外國旅客占到2.3%。 受冰雪旅游拉動,哈爾濱機場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和增速均位居東北四大機場之首,尤其是國際及地區航線運輸生產增長迅猛。國際及地區航線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199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2.1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1219.4噸,同比分別增長30.5%、16.2%、62.4%。其中,對日本航線完成旅客吞吐量3.7萬人次,同比增長87.6%,對俄航線完成旅客吞吐量2.8萬人次,同比增長34.5%。 與此同時,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也和火熱的客流一樣,如火如荼,建設正酣。 在哈爾濱機場候機樓外,記者看到,一座座塔吊林立,單向8車道的高架橋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黑龍江機場集團機場建設部經理趙麗霞告訴記者,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高架橋總長度達1010米,寬45米,總面積約26143平方米,主橋將采用單向8車道。工程預計2017年8月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哈爾濱機場擴建指揮部合理設計,精心安排,在新建航站樓工程及高架橋工程施工期間,采取不停航施工作業。 據介紹,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新建航站樓面積16.25萬平方米,再加上以前的老航站樓,總面積將達到近23萬平方米。滿足目標年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5萬噸;年起降14.1萬架次的使用需求設計。 在新機場效果圖前,記者看到,空中俯瞰的新老航站樓緊密結合,渾然一體,高端大氣。 未來的精彩必將超出我們的想象,但從規劃圖中,已經可以窺探一二。 據悉,擴建后,機位總數達到76個,其中近機位由現在的15個增至34個。跑道將延長至3600米,可以滿足大型客貨機的起降。項目總投資44.7億元,工期5年。預計2017年10月,國內航站樓13萬平方米建設完成;2019年10月,所有工程全部完成。建成后,外觀設計符合哈爾濱地域文化特征,采用歐式建筑風格,與城市整體建筑風貌相統一。 未來,隨著哈爾濱機場擴建的完成,哈爾濱機場航空運輸市場將得到更大釋放。哈爾濱機場正在以“將哈爾濱機場打造為我國對俄遠東地區門戶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為戰略指引,進一步提高機場的保障能力,完善機場服務功能,為“一帶一路”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運力支撐,促進中俄經貿聯系,加快東北亞區域開發。 機場數量全國第五 集聚效應驅動地方經濟 空港是匯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區域中樞,它不僅可以提升區域區位優勢,更能拉升區域產業升級。按照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測算,每100萬旅客會產生經濟效益總和18.1億元,提供相關就業崗位5000人以上。 3月19日,黑龍江省重點建設項目五大連池機場正式開工建設,這也是黑龍江省今年計劃建設的支線機場中最早開工的一個。 五大連池機場的建成對黑龍江省黑河市、綏化市、農墾等輻射區內的商務、旅游、物流業將形成有力拉動作用,尤其將極大推進五大連池景區旅游業的發展,同時五大連池市也將成為“龍江絲路帶”交通網中一個重要節點。 2014年5月26日隨著撫遠機場的建成通航,黑龍江省現有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伊春、雞西、黑河、大興安嶺、漠河、撫遠11個機場。機場數量在全國排名第五,各機場一個半小時車程范圍覆蓋全省80%以上縣級行政單位和人口,機場運輸網絡的完善滿足了人們出行的需求。 “以前到哈爾濱坐火車要17個小時,客車要10個小時,現在機場開通后1小時20分鐘就能到哈爾濱,出門更方便了。”撫遠市民董麗華高興的說,“今天對撫遠人來說具有歷史意義,撫遠人離世界更近了,去任何地方都快捷了。” 據介紹,撫遠機場不僅開通了至哈爾濱、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航線,今年4月18日還開通撫遠—哈巴羅夫斯克臨時國際包機航線。據統計,自通航以來,撫遠機場已安全運送旅客10萬人次,對方便人民出行,改善投資環境,拉動黑龍江東部邊境地區經濟發展、促進東極旅游以及對俄口岸貿易起到了積極作用。 “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建設五大連池、綏芬河、建三江、亞布力機場。建成后,形成覆蓋全省的“一干十四支”民用機場布局和安全、便捷、高效的現代化民用航空體系。 黑龍江省民航業的快速發展,意味著機場的集聚效應開始產生,特別對發展臨空經濟是重大利好。首先是驅動地方經濟發展。其次,通過打造以哈爾濱機場為核心,集航空運輸、軌道交通、城市公交、長途客運等為一體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可實現交通無縫式對接,提升哈爾濱在全國交通格局中的樞紐地位。再次,有利于加速形成樞紐機場,使機場成為吸引高附加值、高時效性、高新技術產業的最佳區位,幫助哈爾濱優化和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升級。 41家航空公司落戶龍江 航線網絡日趨完善 4月17日,俄羅斯烏拉爾航空公司開通哈爾濱至圣彼得堡航線,至此,哈爾濱機場對俄航線達到11條。從俄羅斯遠東到俄羅斯腹地,一道道空中橋梁構架起中俄空中走廊。 近年來,黑龍江機場集團以“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服務社會大眾”為己任,加大航空公司營銷力度,大力開拓航空市場,成功引入九元航空、福州航空、瑞麗航空、成都航空、長龍等航空公司投入哈爾濱機場運營,引進川航、深航、東航等航空公司新增6架過夜飛機,哈爾濱機場過夜飛機達到44架。開通了哈爾濱至包頭、大同、丹東、淮安、臨沂、南通、秦皇島、通遼、濰坊、運城、阿爾山、唐山等城市航線,加密了北上廣等城市的航班。哈爾濱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青島的航班每天分別達到20班、20班、9班、13班、12班、11班,有效地提高了哈爾濱至主要城市機場的整體運力,為中轉旅客的快速集散提供了條件。 同時,黑龍江機場集團大力發展支線航空,實現了哈爾濱與省內佳木斯、黑河、漠河、伊春、雞西、加格達奇、撫遠等城市的通航,并利用哈爾濱豐富的干線網絡,通過制定中轉流程保障、開發中轉聯程產品等一系列手段,積極打造“經哈飛”品牌,由哈爾濱中轉飛往國內外各個城市。哈爾濱機場還推出了空地聯運服務,開通了哈爾濱機場至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城市直通快車,實現了國內中轉旅客、區域支線中轉旅客的快速集散。 隨著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的確定實施,越來越多的國際航線也“花落”龍江。 以對俄航線為例,隨著日前圣彼得堡航線的開通,哈爾濱機場已與俄羅斯莫斯科、葉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伊爾庫茨克、雅庫茨克、南薩哈林斯克、哈巴羅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赤塔等11個城市實現通航,每周航班量為20班。 這樣的數量,在全國范圍內僅少于北京首都機場,對俄業務量占到東北地區的85%。這就確立了哈爾濱機場對俄遠東地區門戶機場地位。對日韓、東南亞的航線覆蓋也越來越廣,至韓國首爾、濟州、清州和襄陽等4個城市,至日本東京、新潟、大阪和名古屋等4個城市,至東南亞曼谷、朝鮮平壤以及地區城市臺北和香港。對蒙古航線也進入了洽談階段。國務院批準哈爾濱開通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國際航線網絡將得到加密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