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歷春節(jié)過后,往往是航空貨運的淡季,但是今年卻有所不同。隨著國內生鮮、電子、醫(yī)藥類產品貨運需求不減,加上國際航線逐漸恢復,國際貨運市場開始活躍。 
  C.H. Robinson利用可視化技術和豐富的物流洞察經驗,盤點近期數據,深度分析物流市場影響因素與趨勢。 
  本篇內容將從空運、海運和內陸托運幾個維度出發(fā),盤點近期數據,深度分析物流市場影響因素與趨勢,助力您能夠更好地迎接挑戰(zhàn)。 
  
  
 
  空運市場動態(tài) 
  亞洲 
  2月中旬,隨著生產的恢復,需求預計也將逐步回升。目前運力供應充足,運價同比降低,并有繼續(xù)下降的趨勢。中國境外旅行限制已基本結束,未來幾個月旅客需求應當會逐漸增加,并由此產生新的客運航班和運力。華南/香港的過境限制基本解除,貨物流動沒有問題。 
  北美洲 
  目前,跨大西洋的運力和需求相對穩(wěn)定。因較低的需求,美國和歐洲的出口市場保持相對穩(wěn)定。由于旅游需求正在下降周期,運力仍然相對低下。 
  拉丁美洲 
  出口情況好壞參半,比如巴西的出口市場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而由于智利的水果成熟季節(jié),將繼續(xù)帶來強勁需求。阿根廷農產品市場仍然面臨種植條件差和競爭激烈的挑戰(zhàn),需求有下降趨勢。2 月下旬即將到來的種子成熟季節(jié)將會帶來更多需求,但收獲情況還有待觀察。從邁阿密出發(fā)的南行運力可以運往大多數市場。 
  大洋洲 
  更多的運力將回到大洋洲市場,不過在增加更多選擇的同時,也對入境運價造成進一步的下行壓力。為支持更大的客運需求,大多數市場的運力有所增加,然而貨物需求疲軟,這意味著大多數市場的出境即期運價供應將更為充足。 
  海運市場動態(tài) 
  全球 
  大多數行業(yè)的海運需求繼續(xù)降低或保持平穩(wěn),海運費率也將照此趨勢發(fā)展。 
  
  
 
  吞吐量增長:2000-2025財年,資料來源:Linerlytica 
  船公司繼續(xù)調整船期并采取空船航行措施以努力平衡供應,同時也在通過更新、減少、新增服務來讓自己從競爭中勝出,吸引貨量。 
  雖然對于托運人而言,擁堵、艙位選擇和運價水平都有所改善,但由于空船航行和服務調整影響到航線選擇、成本和交貨時間,對靈活性的需求仍然居高不下。 
  
  
 
  全球船期可靠度,信息來源:© Sea—Intelligence 
  亞洲 
  亞洲到歐洲是唯一擁有良好運力利用率和大量滾動貨量的貿易路線,但這些貨量并不足以維持運價。船公司也對未來幾個月內在亞歐貿易路線引入新船持謹慎態(tài)度。 
  美國西海岸 (USWC) 和墨西哥灣 (USGC) 的運價繼續(xù)小幅走弱,而內陸點的運價則保持穩(wěn)定,因此跨太平洋貿易路線的運力利用率較低。春節(jié)后亞洲到拉美貿易路線的市場運價上漲可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這條路線的運力利用率正在降低。 
  盡管春節(jié)假期后貨量仍未回升,但由于等待時間延長,生產力下降,以及一些船公司還刻意推遲船舶停泊,中國港口的擁堵情況有所加劇。 
  歐洲 
  由于船公司嘗試優(yōu)化覆蓋范圍、凸顯自身服務差異性并讓船舶?吭谡_的港口,該地區(qū)也出現了很多服務方面的變化。例如,擁有全球最大規(guī)模船隊的 MSC 一直非常積極地優(yōu)化其船舶的使用。僅在這一個月,他們就更新了地中海到西非航線和印度到西地中海航線的港口輪換。此外,MSC 還推出了一條連接印度次大陸和中東到南非的新航線,以及一條新的歐洲內部航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