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10-31 22:27來源:中國航空報 作者:中國直升機
關宏亮 攝
![]() 航空工業(yè)直升機分黨組副書記、總經理呂杰,分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孫慶民,民機項目管理部部長許建華前往玉樹慰問AC312E直升機適航驗證試飛團隊。 姜宇 攝
今年的國慶假期恰逢中秋佳節(jié),看著眼前正在執(zhí)行試飛任務的AC312E直升機,試飛團隊的成員們感慨萬千。盡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拼搏的干勁、團結的力量以及直面挑戰(zhàn)所收獲的累累碩果,卻帶給他們滿滿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從寧夏固原到青海玉樹,AC312E直升機從今年8月起,一路凱旋向西,相繼完成了次高原和高高原的試飛任務,為接下來的寧蒗瀘沽湖高原試飛打下了堅實基礎。
隊員們清楚地記得,8月16日,AC312E直升機離開了盛夏的哈爾濱,轉戰(zhàn)已是初秋的西北寧夏,在海拔高度1725米的固原開啟了次高原試飛之旅。受空域協(xié)調、氣候多變、技術攻關等一系列問題的限制,次高原的試飛工作遠沒有平原中的容易。
8月的固原,氣候比較多變,晝夜溫差大,不是下雨就是刮風,這給試飛工作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因素。為了能夠把握住清晨較好的氣象條件,試飛團隊必須每天4點多起床,準備進場。晝夜近15℃的溫差讓身體健碩的東北漢子都有些招架不住,飛行后的第二天很多人都感冒了。“飛行時間極其珍貴,我們必須爭分奪秒。”飛行試驗室的張波說,一次,受其他航班影響,試飛團隊必須前一晚提前鋪設平臺。寒冷的西北夜晚,團隊成員一干就是三四個小時,凌晨才回去休息,一早還要繼續(xù)工作。“能夠保證飛行時間,苦點兒累點兒也值了!”設計員李昊晗說道。
對于AC312E直升機試飛團隊而言,此次次高原試飛最大的收獲就是解決了真實單發(fā)和模擬單發(fā)一致性的問題,為后續(xù)AC312E直升機高原試飛和高高原試飛掃清了技術障礙。飛行試驗中,試飛團隊需要模擬一臺發(fā)動機失效的飛行試驗,但模擬和真實狀態(tài)的旋翼轉速、扭矩和飛行姿態(tài)響應的一致性一直困擾著大家。為了驗證兩種模式下發(fā)動機響應的一致性,團隊成員先后做了10余次試驗,白天飛行回來后,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時間與各方人員溝通討論,研究解決辦法。由航空工業(yè)哈飛副總經理、項目負責人周國臣和型號副總設計師李生偉帶領的現(xiàn)場攻關團隊與哈飛旋翼機總設計師蔡傳軍帶領的后援團隊配合默契,在局方沈陽審定中心性能審查負責人全敬澤的全力支持下,共同推進試驗進展。由于恰逢出差在國外,全敬澤與哈飛的兩支團隊在意大利、固原和哈爾濱三地用異地遠程辦公的方式協(xié)力攻堅克難。
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加班夜,固原試飛現(xiàn)場的會議室里鍵盤敲擊聲節(jié)奏緊促,哈飛飛機設計研究所的大樓里燈火通明,來自意大利的跨洋電話聲聲入耳。因為意見和觀點的差異,有時大家會展開激烈的討論,但這樣各抒己見的過程卻促進了大家對各種方案的深入探討,通過求同存異使問題得到盡快解決。經過三方的共同努力,最終試飛團隊確定了詳細的工作思路,并獲得了局方沈陽審定中心的初步認可。
雖然氣候未如人意,時間也并不充裕,技術難題更是時而發(fā)生,但試飛團隊憑借只爭朝夕的沖勁兒和對航空事業(yè)的極大熱情,圓滿完成了懸停性能、爬升性能、平飛性能、風速包線等次高原性能試驗。
按試飛進度要求,固原次高原試飛結束后,飛機必須盡快抵達青海玉樹?商旃蛔髅,當試飛團隊對飛機實施拆解時,機場突然風雨交加。為了搶時間,試飛團隊冒雨作業(yè)。傍晚時分,雨過天晴,飛機也終于拆解裝車完畢。雖然渾身被雨水浸透,但大家的心情卻滿足而愉悅。第二天清晨,試飛團隊轉戰(zhàn)青海玉樹,挑戰(zhàn)AC312E適航驗證試飛最難關——高高原試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