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5-16 09:57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航空網
|
“截至4月26日,廣陽區北京新機場建設紅線區征遷工作全部完成,正式封網,向首都機場集團交地1138.11公頃。”日前,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副區長張洪剛對記者說。
北京新機場是國家重點工程,也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一項重大舉措,位于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榆垡鎮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計劃2019年交付使用。
廣陽區作為北京新機場建設的主戰場,承擔著機場紅線區、回遷安置區、配套遷改項目共計1462公頃的土地征收任務,共涉及31個村街2980戶11745人。
2015年4月征遷工作啟動,廣陽全區上下遵循“上保國家征地,下保群眾利益,服務國家建設”的總體思路,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房屋測繪、組織征遷人員培訓、選房軟件調試、張貼房屋征收公告、組織征遷人員入戶宣傳動員等步驟,一期征遷僅用4個月,整體搬遷了3個村街,涉及人口2180人,征收土地481.96公頃,遷移墳墓786座。二期征遷工作啟動后,僅用18天完成房屋征收663戶,僅用14天完成了1031座墳墓的全部遷移任務。三期征遷啟動首日,完成房屋征收簽約216戶,啟動僅12天完成605戶簽約,呈現了征遷工作中難得一見的井噴效應。
為保障北京新機場建設按期施工,加快推進紅線區村街的房屋征收工作,廣陽區專門制定征遷工作實施方案,建立聯絡督辦機制,設立“6+N”決策機制,對征遷過程中的特殊事項、疑難問題會商研討、集體解決。區級領導全部靠前指揮,現場督導。該區還在征遷現場開辟了綠色法律通道,設置了巡回法庭,為每個征遷村街選配3名律師,接受群眾咨詢,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在回遷區建設方面,廣陽區委、區政府反復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本著讓群眾滿意的原則,最終確定回遷安置房建在白家務辦事處的四小寨區域,讓村民離土不離鄉。針對征遷村街農轉居產生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及搬遷后就醫、就學等問題,區委、區政府逐一制定具體政策,全方位解除群眾后顧之憂。 |